跳到主要內容區塊
手機選單
:::

漯底山自然公園

    地形名稱

    惡地形

    地形種類

    泥火山

    地形簡述

    漯底山位於彌陀區漯底里,分佈的範圍長約八百公尺、寬約六百公尺,標高約五十三公尺是彌陀區的最高點。由於長期為軍事管制區並未對外開放,對於彌陀區人或大小岡山地區而言,漯底山從遠處眺望都像一座不起眼的小山丘。直到漯底山下的蔦松文化層被發現,使得這座台灣區最靠近海濱獨特的惡地形漸漸受到矚目。

    漯底山是大自然賦予彌陀區的大自然珍貴資產,長期為軍方要塞管制區,直到直至民國九十五年軍方撤哨,交由彌陀區區公所代管並成立「漯底山自然公園」,方解開神秘面紗,經過一步一腳印的努力,漯底山已經完成了登山休閒步道、觀景台、植樹綠美化寬敞聯外道路工程,讓漯底山成為民眾從事登山休閒的好所在。

    惡地(badland)一詞,原指美國中西部達科他名內布拉斯加等州地表崎嶇、不毛的強烈侵蝕,通行困難地區。惡地確實定義是指地質軟弱鬆弛,遇雨水及河水的侵蝕,地表便遭受破壞,出現陡峻密集的雨蝕溝,整個地貌變得崎嶇難行,草木難以定著生長,成為童山濯濯的景觀。

    漯底山惡地形也是南化泥岩層的延續,但與烏山頭泥火山成因可能不同。 由於泥質岩層裸露,受雨水沖蝕,使得山坡陡峻,表層土壤乾裂鬆動,加上含水性差,顯得格外脆弱,不僅植物不容易著生,動植物生態並不豐富。漯底山惡地形的土質屬於泥岩且不透水、顆粒微細、灰白或灰黑色。酸鹼度約在六點七左右。漯底山是由大小泥岩山群所組成,除中央山頭(即駐軍構築的碉堡)外,四周圍繞有幾座小山,但會隨著天候雨季而改變其地形與地貌。山上目前還有兩個小型噴泥口,位在中央山頭,直徑都很小,約三到五公分,目前軍方為了防禦工事安全起見在噴泥口處築水泥,將泥岩引入排水溝中。

    防禦堡壘
    漯底山惡地形
    漯底山觀景台
    漯底山吊橋
    漯底山遊樂區
    漯底山籃球場
    :::
    ▲開啟 ▼關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