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到主要內容區塊
手機選單
:::

彌陀簡介

    彌陀區的位置在台灣西南部,在高雄平原的邊緣,西邊距離海約有二公里,東邊距離岡山街大約五公里左右,中間是岡山空軍機場,南面一公里有漯底山,山的高度約為五十二公尺和梓官區連在一起。北傍阿公店溪和永安區為界。本區在地圖形狀南北大約等長,東邊距離較短,西邊海岸線很長,看起來好像梯形。地理位置非常險要,是龍蟠虎踞的地形。

    命名由來

    本區舊稱(彌陀港),地名的最早紀錄鑒於康熙24年(西元1685年)蔣毓英編修的《台灣府志》,可是在早期的文獻中,地名確有不同的寫法,記作「微羅港」或「彌羅港」或「眉螺港」。所記之字雖有不同,但其台語的發音則相當接近,可見「彌陀」為從音地名,應該是漢人入墾之初,從當時的原住民語言口譯而來,故地名的起源,顯然不能從「彌陀」二字的字面意思上,去強加索解,一般解釋彌陀港地名起源,皆認為過去在區境北部的港邊,有做供奉「阿彌陀佛」的小寺廟,因而得名的說法,顯然即附會字面意思而來。

    近來則有學者以比對原住民語言的方法,指出「彌陀」一名,可能出自馬卡道語的viro一詞,意思是「竹子」(楊森富,1994),港字則為漢人以此地濱臨內海潟湖而取,因此彌陀港如照意思來翻譯,應翻作「竹子港」。若原住民語言的比對方法可信,則本區境內早在漢人入墾之前,即有平埔族原住民定居。(吳進喜,1995)

    徽誌構圖說明

    彌陀區公所區徽徽誌外圍的『稻穗』圖案,代表本區的『農業』,圖中『魚』的造型,是區內聞名全台的虱目魚特產,象徵本區的『漁業』。以『山』和『水』的造型,象徵區內的地標;漯底山與阿公店溪,世外桃源般,優美的鄉土環境;表彰區民,懇耕拓植,建設區里的精神含意。

    以藍天綠地的色彩,象徵本區自然,健康美好的環境,一個擁有勤奮區民,處處充滿欣欣向榮的亮麗市區。徽誌最外環的紅色則代表熱情、生命,象徵彌陀的朝氣與活力,區政持續進步,區民得以幸福。

    :::
    ▲開啟 ▼關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