建廟歷史約有兩百餘年的彌壽宮,正殿主祀媽祖,雙手持如意面版,嚴肅中略帶點慈祥的笑容,臉彩為粉紅色,媽祖的金身應於一九七三年重建時所重新雕塑,有別於台南祀典大天后宮的黑面媽祖。
彌壽宮,最早是清政府設立,供鹽民仰拜,因是官設,所以亦有「府正堂」之稱。後來彌陀港道淤塞,媽祖神像移置庄內,由八里里民輪年奉祀。清咸豐七年,興建廟宇於福德祠西側,稱為「彌壽宮」,現今所見到的彌壽宮則是一九七五年新建完工的。當您來到彌壽宮,將會發現五開間廟門設計的中在廟右側的門神是一對宮女,非常特殊。
此外,隸祀千里眼與順風耳,據說與台南大天后宮十分神似。建於左側的太歲星君殿,奉祀太歲星君;左廂配祀註生娘娘,右廂配祀福德正神;另在右廂房配祀「廍公爺」,此神係日治時期本鄉原有製糖業所供奉(但由於製糖業幾乎日日人株式會社所控制後且只有日本神社,故推斷可能是台灣人製糖或從業者所供奉的土地公,後因私人糖業荒廢,所遺留之房產則用「廍公爺」名義登記為祭祀公業,並入祀於彌壽宮),在廟宇的右廂是會議室,平時亦提供信眾結婚喜宴之場所,左廂則規劃為圖書館及行政人員辦公處。廟埕左側則種植兩棵大榕樹供信徒乘涼之用,廟埕正前方是一座大型康樂台,是廟方或區內舉辦各種活動的主要場所。